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二,天氣晴,心情亦晴。當天,文壇巨匠、人民藝術家王蒙先生親臨澳門科技大學,分享他眼中「文學和語言的魅力」,一眾文學愛好者慕名前往。雖無數次路過,卻是第一次走進校園,與青春活力的青年們擦肩而過,被他們的歡聲笑語默默感染,一瞬間竟有重回象牙塔之錯覺,尤其駐足指示牌前尋覓O座時,像極了新生找尋課室的模樣。
覓得一隅坐定,靜候創作出《青春萬歲》《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等當代文學代表作的王蒙先生。「網上她沒怎麼和我聊,要不晚點再試試,約她吃個飯?」無意偷聽,背後男生向鄰座女生討教之話語已飄入耳,只因座椅隔得太近,心底不免感慨校園戀情之純美。
不多時,身著淺色條紋襯衫的王蒙現身課室,精神矍鑠,只是步履已不再矯健,畢竟歲月不饒人。然而一開口,信手拈來的詩詞典故配上風趣幽默的口才,名家風範瞬間折服了聽眾,甚至還分享了對AI領域的見解,其超強記憶力與敏捷思維,屬實讓人難以相信,他今年已九十一歲高齡。許是緣分,談及語言的魅力時,先生以《阿Q正傳》中阿Q向吳媽下跪喊出「我要和你困覺,我要和你困覺(睡覺之意)」為例,打趣地說,若阿Q會背徐志摩的詩,若他對着吳媽說出的是「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即便吳媽沒完全聽明白,或許已芳心暗許,再唱一句「真的好想你」作為回應。聽及此,我不禁會心一笑,想必先生無心插柳之妙語,定能讓後排那位男生悟出些甚麼。
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作家之一,王蒙先生從十九歲一直寫到九十一歲,骨子裏透出的是對文學的熱愛,近期熱播劇《我的後半生》亦改編自其小說《奇葩奇葩處處哀》,堪稱筆耕不輟之典範。在他看來,文學的魅力即是生活的魅力,且文學本身蘊含大量新知識,恩格斯也曾表示,他從巴爾扎克小說中學到的經濟學知識是最多的。
於先生而言,學習是世上最快樂之事。在新疆生活的十多年,讓他成為維吾爾語專家。如今,雖年逾九旬,但先生仍能隨時切換到「外語頻道」,談及中外歷史、文化、著作等更是博古通今,腦活力絲毫不輸年輕人,着實令人佩服。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服老」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終身學習則成就了先生之「不老傳說」。談到年齡問題,先生饒有興致地分享了一樁趣事—若干年前他接受一名年輕女記者採訪,當被問及年事已高後是否存在提筆忘字、文思枯竭的困惑時,先生心底雖滿是無奈,但仍以語言藝術巧妙作答:「暫時還沒有,估計明年就會老了吧。」然後,這就被用做了標題,先生樂觀自嘲道,若第二年再有追問,答案必定還是「明年」,一晃眼二十個「明年」已悄然過去。
明年復明年,明年何其多,只要未到明年,活在當下便永遠青春萬歲。先生不以年齡為桎梏,樂觀從容面對一切之豁達,堪稱吾輩楷模,值得窮盡一生去學習。末了,借用「明年我將衰老」之至理名言,向活到老、學到老、寫到老的文壇巨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