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對兒子進行了一點小懲罰。那點小懲罰,可能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日常,但對於我的價值觀來說,已超越了紅線。
我信奉正向教養,我不認為懲罰是其中一項教育方式。
但昨天,是工人姐姐回菲律賓度假的第十三天。
這十三天的全天候照顧,讓我身心俱疲。脾氣一向平穩的我也按捺不住。
突然可以體諒那些沒有長老幫忙,或沒有工人姐姐,或雙親要長時間工作,或甚是單親的家庭。當你體力跟不上時,便會選擇用最方便快捷的處理方法︰懲罰。
昨晚,我在書櫃裏拿出久違的正向教養書籍。
這幾本正向教養的書籍,是我在兒子出生前買的。看過,吸收了。在教養的路上也有了大方向。
過去四年,我在教兒子的過程上幾乎沒有卡關,所以那些書就擱置在書櫃裏。
昨天,我重溫了許多正向教養的理念與方法。然後決定,我們家要開始舉辦衡常的家庭會議。在電話憊忘錄裏訂立了議題,也訂立了規則。
我討厭單向地跟兒子說教,我希望大家在每一件事上都能互相分享心情,互相理解,繼而協商出解決方法。
我在小時候很喜歡陳奕迅那首《shall we talk》。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Youtube,只有家裏的CD機。我會坐在喇叭前,拿着CD盒前的歌詞紙,仔細聆聽一字一句。
歌詞的內容是講述大人與孩子缺乏溝通。
有段時間,我整天播放着這首歌。有天黃昏,大家姐走過來問我︰你是否也希望跟母親有talk的可能?
那時,我就只是單純喜歡這首歌的旋律。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這首歌卻從未離我遠去。
初二時,結他老師給我遞上了《shall we talk》的樂譜。
再長大一點,我向不少學生遞上《shall we talk》的樂譜。
不單是我的家庭,上個年代,大部分親子的都沒法有足夠的溝通。感恩時代的巨輪不斷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孩童只盼望歡樂,大人只知道寄望
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體恤對方」
昨晚,兒子把醫生早兩天開的洗鼻噴霧噴光了,一滴不剩。
他喜歡在燈下噴,他說那就像下雨般,很好玩。
「孩童只盼望歡樂」
「為何都不大懂得努力體恤對方」
昨晚半夜,兒子說很冷,鑽進我的被子裏,鑽進我的懷中。
我緊抱着他,遲遲無法再次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