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海灘,是澳門最大、最美的海灘,又是澳門人夏日郊遊、暢泳及野餐休閒的好去處。每當夏日來臨,黑沙海灘便人氣鼎盛,嬉水的、憩息的、燒烤的,露營的,各適其適,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看海的內地旅客,人潮終日絡繹不絕,黑沙海灘,已成為澳門重要的旅遊景點了。
然而,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澳氹大橋通車以前,竹灣才是澳門人郊遊、暢泳的首選之地,而黑沙海灘,就仍是人跡罕至、無人知曉的鄉郊野地。
由於父親長居石排灣,故我們經常都去路環。某個假日,我家又如常地到石排灣父親居處,交談間,兄說:「日前與友人遠足黑沙,那邊的海灘,開闊平坦,水淺沙幼,最奇特的,是沙子黝黑,且遊人罕至,野趣盎然。」筆者聽聞有那麼有趣的地方,當然不想錯過,遂與姐姐一起,跟隨兄長,遠足黑沙去。
那時的路環,鮮少公交,出行多是徒步,我們先到路環市區,再循竹灣馬路而走,過了竹灣,人煙就更加稀少,其時的竹灣馬路,仍是凹凸不平的沙石路面,要小心慢走;也不知走了多久,才到達黑沙村,村內有大片稻田,我們沿田埂而行,大群草蜢,被我們驚起亂飛,途中又遇見收穫的村民,肩挑着稻穀,信步而來。穿過稻田,我們走下沙灘,偌大的黑沙海灘,竟空無一人,我掬起一撮細沙,烏黑油亮,幼如粉末,與海水混和後,就像極了芝麻糊,比竹灣的粗糙沙子,好玩多了。我們在灘上漫步聽濤,極目水天一色的無際大海,玩水、玩沙、擲石,讓身心盡情地融入大自然,不知不覺,紅日已漸西沉,因路途遙遠,我們必須趕快起程,返回石排灣去。
那時候,學校春秋季旅行的目的地,仍多是竹灣;初中二年級時,學校春季旅行,我們又去竹灣,到達後,便各自活動,我與同學閒聊,述及曾去過黑沙,那兒的沙灘比竹灣更大、更美。在少年愛刺激,愛探索的心理驅使下,同學們都躍躍欲去,遂向老師請示,我們一行十多人,去黑沙「探秘」。
我們沿着竹灣馬路,傍海而行(那時未有豪宅),至今的龍爪角附近時,同學建議繼續向海的方向走(我以為他曾走過),我們便離開大路,改走小路;山間的小路,越走越狹,林木也越濃密,至穿越叢林,來到一處開闊的山崗之上時,卻是前無去路,但遼闊的黑沙海灘,竟在眼下,於是,我們便攀山而下,跳跳爬爬的,緩緩降落,終於着陸黑沙海灘,成功的喜悅,令我們得意忘形,同學們沿着沙灘,盡情奔跑,盡情歡呼。沙灘上仍是空無一人,只有滿灘貝殼,我們揀些個子大的,或外形美觀,顏色鮮艷的,作為此行的戰利品,同學們都滿載而歸。由於時間所限,我們不能久留,雖意猶未盡,但亦必須返程,回竹灣歸隊,向老師報到。
至一九七四年十月,澳氹大橋通車,21A巴士,從澳門直達黑沙,公交暢通以後,每逢假日,黑沙海灘,便遊人如鯽,成為澳門人首選的郊遊之地。近日,氣溫回升,夏季已日漸臨近,黑沙海灘又將回復人潮如湧的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