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誰人照亮特殊群體的性權之光  徐薏

在歐美,已有一些性義工組織;在日本,也有類似「白手套」的團體;在歐洲的一些國家,政府甚至會補助,配合合法性工作者,緩解身心障礙者的生理壓力。那些國家,已然能夠正視身心障礙者的性需求。反觀台灣,儘管「人權」二字被大聲呼喊,可社會何時才能真正看見身心障礙者的性權呢?

對於行動自如的人來說,或許很難想像性權的重要性。但試想一下,若一個人失去了手,或無法控制自己的手,他該如何自慰?若一個人失去了腳,要尋找能發生性關係的人,又是何等的艱難?「手天使」便是這樣一群以實踐性權為理念的人組成的團體。他們最初只想服務重度障礙男同志,但隨着看到台灣重度身心障礙者的欲望被束縛、被傳統價值限制,服務物件已開放至任何性別身分。他們期待解開身心障礙者性慾望的束縛,讓他們感受那短暫的性自由。

三十位「手天使」義工,身分各異,有LGBT、異性戀、性工作者、社工、長照工作者、上班族、大學教師、家長及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卻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一起。據他們在報章上的訪問記載,截至二零二三年四月,他們已開展了五十次服務,跨性別一次、雙性戀四次、同性戀九次、異性戀三十六次,女性佔百分之六,男性佔百分之九十四。

每年的在台灣的「國際障礙者日」,「手天使」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與障礙者同樂的沙龍照攝影活動「愛美礙美」,讓障礙者也能展現自己的美麗;無障礙狂歡夜店生活「愛礙趴」,讓他們感受生活的激情;讓障礙者親身撫摸人體模特兒的「摸摸性」,滿足他們對性的好奇;還有呼籲政府看見障礙者性權的「障礙者需要性」大遊行,那響亮的口號,是對社會的不公發出的挑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