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流行風險 中國新增廣西為Ⅰ類地區

 【香港中通社八月十三日電】近期,中國國家疾控局發佈的《基孔肯雅熱防控技術指南(二0二五版)》當中,廣西被列為基孔肯雅熱流行風險Ⅰ類地區,與廣東屬同一風險級別。

 「廣西新聞頻道」公眾號十三日報道,十三日上午,一則「南寧市葛村路石油小區發現四名基孔肯雅熱病毒攜帶者」的消息在網絡傳播。廣西新聞頻道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南寧市葛村路石油小區出入正常,不時有應急消殺車輛和消殺人員進入開展工作,小區內部已增掛防蚊標語,居民生產生活秩序正常。

 廣西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十三日稱,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正通過輸入性病例悄然進入南寧。截至八月九日,廣東省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已超過八千例。加上近期高溫濕熱與頻繁降雨交替,蚊蟲孳生、病原微生物活躍,疊加暑假跨市、跨省及出境旅遊高峰,南寧市發生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的風險顯著上升。

 七月八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此後出現更多病例。據公開資料,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其傳播途徑和流行特徵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相似。它不會人傳人,但病毒會通過「人→蚊→人」循環擴散。在中國,它的傳播媒介主要為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