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仍可在職羨煞旁人  康乃馨

 澳門現時的出生率下降,而市民的身體比預期命延長了,正符合老齡化社會的標準,當社會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舊有的退休制度是否應改變以及否能與時並進呢?

 有長者按自己的意願,在退休後進行學習或旅遊,亦有長者愛好照顧家庭以弄孫為樂,然而有部份長者為經濟問題需要幹活的。然而因性格熱愛工作的,他們不甘於虛度時光,自覺仍有工作能力並沒有因年齡而退步,但礙於制度必須按年齡退休。現今社會經濟環境的轉變,連青壯年找工作也感到困難,試問踏入暮年的長者,被退休後當然會更難找到新的工作!事實上當你看到曾在職場威武的長者,在工作中留下拼搏的風采,難怪退休後仍留戀昔日的光輝歲月裡,他們沉緬過去的成就而跳不出來,然而退休後的長者日漸衰老無所事事時的頹樣不禁令人欷歔嘆息!

 但在日本這個長壽國家,竟然有位九十二歲高齡的本田民子婆婆,她仍可在快餐店內幹清潔的辛苦工作!她每天帶着感恩的心情上班,對能夠工作她是心存感激的。

 本田婆婆真誠友善的態度與人相處,她以笑臉宛轉平和的聲音迎接客人。

 她感謝身邊的人時會用感激言語來表達,並且會認真地工作來答謝,她認為能正常的吃喝已經感到幸福,心存感激內心就會平靜下來。

 本田婆婆原本是在醫院做護理的工作,因年邁後轉做快餐店的清潔工,在90歲時曾因腰背痛而辭職。但由於她工作時深受同事及顧客的歡迎,當她的腰痛休息幾個月後便復職了,當時有顧客開心地說:「你回來了啊」,令她感到被受重視而打消辭職的想法。

 本田婆婆認為無論是走路上班或是乘坐公交上班,能上班就會感到有自信的滿足。

 有研究指出,長者藉工作與社會持續溝通,讓高齡者能使用到感情、認知、言語等眾多腦部區域,對高齡者有諸多益處。

 澳門現今的職場能提供空缺不多,很多工種已由外僱和科技來替代,而且營商環境轉變,能提供的工種性質多以兼職作主導,全職的工作相對來說較少,工作技能的要求提高亦是增加就業困難,這裡的原因複雜,勞資雙方都各有表述,現實的是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改變,市面上都有頗多的中壯年失業者,他們只能從兼職中拼搏,所以長者要就業在澳門非易事,要像本田婆婆的能在高齡也工作只能在留在盼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