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疆行走了幾天,都是以看山水為主,有說北疆看景,南疆看古城,如果有機會,真要去南疆開開眼界。走訪的幾天,氣溫總徘徊在攝氏10度以下,而且比較乾燥,當地又不時會刮起大風,紫外線也比較高,不過幾天下來,也算是適應了。
進入第七天的行程,早餐後,團隊乘車前往新疆吐魯番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那裡是我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的溫度可以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可高達70度以上,於2018年7月11日,當地就曾錄得地表氣溫高達攝氏89度,在沙窩裡是可以把雞蛋烤熟的。明代吳承恩著名的章回小說《西遊記》,裡面有一些章節,就是以火焰山為背景,並且把唐僧、孫悟空、鐵扇公主與牛魔王也寫了進去。故事講述唐三藏取經受阻於火焰山,孫悟空要向鐵扇公主三借芭蕉扇,故事為火焰山渲染了濃厚的神秘色彩,使它成為了天下奇山。
火焰山位於天山山脈東段南麓,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之為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的單面山,是博格達山山前東西走向的褶皺與逆沖斷層帶。山體走勢東西走向,地勢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自西向東從吐魯番市的桃兒溝一直延伸至鄯善縣樹柏溝,全長98公里,南北寬6至9公里,一般海拔230米到500米,而最高峰的海拔卻有831.7米,形成一條赤色的巨龍,橫卧於吐魯番盆地上。火焰山形成於喜馬拉雅山運動期間,山脈的雛型和基本地貌形成於1.4億年前,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歲月,跨越了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等幾個地質年代,是全國最熱的地方。
那天團隊到了吐魯番火焰山景區,那裡是一處以火紅色赤褐砂岩地貌為主的地貌景區,是歷史上高昌古國的所在地,也是小說《西遊記》的故事現場。景區分為地面和地下兩個部分,在地面上的廣場,可以觀賞壯觀的火焰山奇特地貌,它赤色的山崖和充滿坑紋的山體,是因長期在水蝕和風蝕的作用下,使山體坡面形成大小不一的沖溝,V字形的沖溝間距按20米至30米排列,深度5至6米不等,北緩南陡,南側沖溝遍佈,形似火焰,奇景難得一見。景區內除了建造了不少西遊記的人物雕塑和高昌古國的歷史展示之外,又安裝了一支名為「金箍棒」的巨型溫度計,可以讓旅客實時體驗吐魯番的高溫天氣,那天就當場錄得接近攝氏50度的高溫。地宮部份是一座長廊式的展廳,展廳內展示了與高昌古國相關的人物雕像和介紹,當然,也少不了售賣紀念品的商店和餐廳。整個景區把火焰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遊客到此,除了可以領略火焰山的魅力,也可以品味西域文化的精髓。
遊罷火焰山,團隊到了附近一個葡萄莊園去吃午餐,雖然那裡的菜餚味道只是一般,但因為莊園的周圍都長滿了葡萄,大家在此午膳,吃來就別有一番風味了。飯後團隊被安排到維吾爾族人家訪,他們很熱情,除了為團隊表演吐魯番風情舞蹈之外,還請大家品嚐當地清甜可口的葡萄,團友也可趁此感受維吾爾族人在葡萄架下的愜意生活,更可瞭解這個世界著名的葡萄故鄉的異域文化。◇(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