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澳門風月場的多元產業 明俐
都說澳門藏龍臥虎,今次治安警破獲的案子,亦能趕得上潮流。本月十八日凌晨,路氹酒店外的一場「意外」,竟牽出了三位各懷神通的「業者」各司其職,成就這項產業鏈。
四旬內地男子趙某,坦白自己替人攬客,每次能賺五百港元,被捕時已賺了一千五百元費用。主角是二十多歲的泰國籍男子Boonchun,穿女裝、入鄉隨俗搞特殊服務,十七日剛入境,十八日就敢開價一千五百港元一次,經濟低迷之下讓人再次看到市場的曙光。
更妙的是還有「房東」吳某,四旬年紀,大概是賭場輸紅了眼,竟把酒店房間變成交易據點,借一次房收三百元人民幣,完美地賺到也做到了。如此一來,攬客的、服務的、提供場地的,環環相扣,形成了一條高效運轉的「產業鏈」,在澳門某一個晚上就地取才成就產業鏈。
這時難免會拿這起案子和「南京阿紅」比。人家阿紅好歹還講究點「人情味」,只收點油、西瓜、牛奶意思意思;澳門這邊卻直白得多,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一千五百港元一次的「服務」,市場價可能比很多粉褪色衰女士高出不少。
如今三人被移送檢察院,Boonchun還多一項「旅客身分不符」控罪,澳門可能性很多,而且百貨應百客,市場主導,還真正做出了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