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初,因為經過多年的戰火,百廢待興,加上世界列強虎視眈眈,極需要提高國內生產力和國防軍工,因此對工人階級寄予厚望,加上黨的政策安排,所以特別重視「五·一」勞動節 ,亦因為這樣,音樂家創作了很多歌頌我國的工人之歌,在解放前就有很多佳作了。
最早出現的工人之歌,較為著名的可以追溯到一九二一年的《五一紀念歌》,已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了,此歌曲當年的李大釗倡議,委託了專人創作,在那年的五月一日發表,鼓舞我國工人鬥志,爭取自由解放,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第二年,又出現了《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之歌》,其影響就更大,共產黨組織了大罷工,宣揚工人主權,爭取正當權益,吹響了當家做主的進軍號角,後來此歌又稱作《工友歌》《勞工神聖》,一路唱至全中國,解放後的革命舞蹈史詩《東方紅》,也將其納入劇中,顯示當年的工人力量。
解放前夕的一九四七年,抵抗外來勢力入侵已取得了勝利,而解放戰爭一片形勢大好,這當中工人階級起著重要作用,他們除了拿起槍桿奔赴前線之外,在後方也是積極生產軍工武器,現代化設備,保證了後勤力量,作曲家馬可看到這一盛況,也寫下了《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曲,歌頌工人的英雄形象,令人熱血沸騰而傳唱至今,歌曲加入了東北秧歌小調的節奏元素,受到歡迎,早期的國慶日天安門廣場閱兵,工人方隊經過主席臺前,也是高唱此歌,大踏步前進,接受首長和群眾的閱兵。
新中國成立之後,工人們更是熱火朝天地投入建設,當中出現了很多感人事蹟,作曲家們紛紛寫出了禮讚作品,當中瞿維的《工人階級硬骨頭》是一首佳作,此歌創作於一九六四年,已超過一個甲子,原名叫作《五號紅旗手之歌》,是當年作者前往大慶油田工作,見到石油工人不怕困難,艱苦工作,為祖國貢獻力量的情景,受到啟發,完成此歌後改稱做《工人階級硬骨頭》,形象鮮明,用火車頭來象徵工人們的領導作用,十分成功,成為代表我國工人的一首成功歌曲!此外歌曲《勞動最光榮》《團結就是力量》《時代號子》等作品,都是作曲家特為他們創作的群眾歌曲,值得大家欣賞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