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珠澳警方偵破一個跨境電信詐騙集團,該犯罪集團以「猜猜我是誰」方式,最少騙取二十六名本澳居民一百一十一萬澳門元。行動中合共拘捕十八男女,包括主腦。並首次發現犯罪集團在本澳偷拍他人的身份資料後,開設電話預付卡用作撥打詐騙電話,相關成員亦會無實名開設MPay帳戶收取騙款,其後以迂迴方式兌換人民幣或買黃金套現。兩地警方在逃人士及騙款的下落。
最少騙廿六名澳人百一十一萬元
本澳司警共拘捕十三人,包括八男五女,年齡介乎三十三至六十一歲,其中九人為本澳居民,兩名內地外僱,兩名越南外僱。分別為電信店東主及職員,家傭,餐飲服務員,莊荷,銷售主任,藥房東主,娛樂場公關等。他們會被控以詐騙、犯罪集團、使用他人之身份證明文件、電腦偽造、清洗黑錢送交檢察院偵辦。二十六名本澳事主以長者為主,報稱分別損失折合二千至二十五萬不等澳門元,合共損失一百一十一萬澳門元。
案情指,司警早前收到情報指有犯罪集團在珠海設立「撥號單位」,專門針對本澳及內地人撥打「猜猜我是誰」詐騙電話,隨即通知珠海公安聯合調查。並發現犯罪集團設立「辦卡組」,盜取本澳居民及外僱的身份資料,開設大批澳門預付卡犯案,同時利用大批MPay太空帳號接收騙款。
司警在本月二十二日早上採取行動,於本澳多區拘捕十二名涉案男女,以及一名經於澳門國際機場入境的疑人。而珠海警方由上月至今,分別在珠海及茂名拘捕五人包括主腦,其中一人承認在設於住宅的「撥號單位」撥打詐騙電話。警方於被捕十三人的住所及店舖內起出一百四十多張電話卡,三部電腦,二十四部手機以及折合逾六萬澳門元的現金。
調查發現,一名涉案的北區電信店東主伙同兩名員工,工作期間在店內偷拍他人資料,於店內上網實名登記數十張預付電話卡,再轉售給犯罪集團圖利。該三人拒絕合作,但警方在其工作手機內起出大量他人資料。兩名越南外僱替同鄉登記預付卡時,再偷拍對方的資料另外登記數十張電話卡轉售集團圖利,每張可獲五澳門元報酬,但該兩人否認詐騙。其餘八名疑犯則透過開設MPay太空戶,分別接收數筆至數十筆的騙款,其後以迂迴的方式兌換成人民幣或購買黃金,交予「上線」,每次收取數百至數千元的報酬。該八人聲稱不知有關款項是騙款。
司警表示,該犯罪集團由去年十月開始犯案,具隱敝性及分工明細。犯罪集團除以電子支付收取騙款,還首次發現騙徒要求事主提款後,將其放入餅乾罐式煙盒,偽裝成手信帶到珠海交予預先安排的網約車司機,再由司機驅車到偏僻地方交予犯罪集團成員,從而避開警方偵查。兩地警方正追緝在逃人士及騙款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