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文章)我最喜愛的植物——金錢花 鮑思高粵華小學英文部 六年級 溫俊豪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幾朵綻放在路邊的小花闖進了我的眼簾。這些平平無奇的小花是金錢花,特別的是它那圓圓的葉子,這些葉片在外形上像一枚古代的銅幣,寓意著財富和繁榮。但你可知道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努力和堅持的汗水。
一天下午,我正悶悶不樂地踏著沉重的腳步回家,身上的書包就像一塊重重的石頭壓在心頭上。我再一次在畫畫比賽上落選了,不論我用任何類型,任何方法,都無法成功,我藝術的光好像熄滅了。我有些絶望了!直到發現路邊原本都是一片青青草原的盆栽突然變得一片火紅,一問才知道,這種花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會開花。我的心結彷佛被一隻無形的手解開了。明白了一幅作品需要不斷反復地琢磨和雕刻,更需要源源不絕地思考每一個地方。這考驗著我們的耐心以及堅持,才能成就一幅幅精緻美麗的作品,就像金錢花一樣。慢慢地,仔細地在花苞間孕育著一朵朵美輪美奐的花,靜靜等待著它盛開的時候,向人們展現它最美麗的一面。
回家後,我坐在書桌前嘗試靜下心來,彷佛化身為一台設計機,在腦海裏尋找著合適的設計圖,片刻後,我的頭上亮起一個閃閃的燈泡。接著在繪圖時,手中的筆就像和我有了共鳴,在紙張上流暢地繪畫,像一名芭蕾舞者翩翩起舞,一時快速地旋轉,一時輕快地起跳,隨著音樂停止,我的筆尖也緩緩停了下來。當這幅作品完成時,我的眼睛像放大鏡般掃射著畫紙,不放過任何細節。最後,我將這幅畫交給老師。
幾年後,我再次看向道路的一邊,曾經的小花已經覆蓋了整片道路。我看著曾經的無言導師,默默地看著,笑了。◇
(童真文章) 認識自我 福建學校 六年級 石寶彤
午後的陽光灑在書桌上,我獨自坐在鏡子前,陷入一片沉思之中﹕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我開始從過往的回憶裏,一點一點地拼揍出完整的自己。
曾經,我是個膽小怯懦的小女孩。課堂上,即使知道答案,但因為害怕出錯被同學取笑,始終不敢舉手回答;學校組織活動時,我總是默默躲於一角,看着其他同學自信地展示風采。我卻隱藏自己,彷彿不存在這個班房裏。
但自從一次朗誦比賽開始,所有事情都發生了改變。老師推薦我參賽,我既驚喜又忑忐。在老師的鼓勵下,我開始認真準備,每天反復練習朗誦材料和動作,對着鏡子糾正發音和表情,常常練得口乾舌燥,但我也不覺疲累。
比賽那天,我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一雙雙眼睛,我的心瞬間緊張起來,心跳加速,手腳控制不住地顫抖。但當我張開口那一刻,往日練習的片段不停地在我腦海中浮現,我慢慢地沉醉在比賽當中,完全感覺不到緊張。當比賽結束,台下掌聲四起,我頓覺充滿自信,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在那一刻,自信的種子在我的心裏悄悄地生根發芽。
從那天以後,課堂上終於有我踴躍發言的身影,各種活動中我也能自信地表現自己。繪畫課上,每完成一幅作品,心中都會有莫名的成就感。繪畫不僅培養了我的耐性和審美觀,更讓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
隨着對自己的認識加深和不斷成長。未來,我想保持課堂上的自信,克服生活裏的各種困難,以自信作為調色盤,繪出絢麗人生。我深知認識自我是沒有終點的,今後我會繼續探索,在這段永無止境的旅程中,努力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童真文章)靈魂轉移器 中德學校 四年級 黃貝兒
黃博士被邀請參加星星鎮的新發明比賽,因為她發明了──靈魂轉移器。
靈魂轉移器?比賽主持人問:「黃博士,你這發明要怎麼用呢?」黃博士說:「很簡單,只要拉下這拉桿就可以讓肉體的靈魂轉移到哥雷姆機器人裏。」
經過一輪評選,主持人宣布:「靈魂轉移器是這次比賽中最厲害的發明,那麼這次比賽的冠軍就是──黃博士!」
比賽結束後,黃博士非常雀躍地回到實驗室。她把靈魂轉移器給了她的小助手艾菲靈,並告訴她:「如果用得好,晚上我就會給妳獎勵。」艾菲靈聽完後興奮地出去找人實驗,黃博士派了一隻「錄影小蜜蜂」去監督她,艾菲靈很快來到林先生家裏,林先生說:「我老婆快病死了,妳能幫幫我嗎?」艾菲靈心生一計,把林先生老婆的靈魂轉移到機器人裏,林先生感激地向艾菲靈道謝。
很快,艾菲靈幫助了許多瀕死的鎮民,人們都很感激她。黃博士透過錄影小蜜蜂發現靈魂轉移器可以幫助很多人,所以她又回實驗室埋頭苦幹,下一次,黃博士又會發明出甚麼酷玩意呢?◇(謎語謎底:萄葡)
(知多D)人為何會暈車暈船呢
乘坐過海輪的人都清楚,假如輪船遇到了大風浪,船身搖蕩得非常厲害,有些旅客就會出現嘔吐,頭暈目眩,渾身出冷汗,有的還會面色蒼白,甚至於臥倒在床鋪上站不起來。他們都得了暈船病。
事實上,這些症狀不僅會在驚濤駭浪的海洋航行中出現,乘坐飛機或者長途汽車旅行的時候也經常發生。甚至,一些人乘公共汽車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症狀。
暈車暈船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人體在過度搖盪的時候,不能夠適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應性症狀。他們平日都非常健康,身體上也沒有甚麼異態,當過度的搖擺和震盪終止以後,這些劇烈的症狀就會自動消失,因此並不是真正的病。
為何一些人在受了過度搖盪以後,就會出現這些症狀呢?原來這些人有著一個太過於敏感的平衡感受器。
你觀察過天空中的飛鳥以及水裡的遊魚嗎?飛鳥在天空中能夠任意翱翔,游魚在水裡也能夠活動自如,顯得十分靈活,這是由於飛鳥與遊魚有一個異常靈敏的平衡感受器。
人身體裡也有一個平衡感受器,它處在耳朵內側的內耳裡面,當身體位置變動的時候,這種感覺器受到了刺激,就會產生神經衝動沿前庭神經傳到大腦;再從大腦迅速傳到頭頸以及相應的四肢肌肉,來調整平衡,以使人們能十分靈活地從事各種運動。
但也有些人,他們的平衡感受器十分敏感,神經系統的反應十分劇烈,在受到了超強的刺激以後,比如搖擺、震盪等,除了眩暈以外,還能讓交感神經興奮或者副交感神經興奮,出現出汗、皮膚潮紅或者噁心、嘔吐以及心跳緩慢等各種症狀。
這些反應的劇烈程度以及症狀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也與刺激強度有關係,有些人在受到十分輕微震盪以後就能出現上述症狀,有些人則在刺激太強的時候出現。
所以,許多長途旅行的人都會在事前做好這方面的預防準備,在旅行以前服用有鎮靜作用的溴化劑,旅行時仰臥在車、船的中心,或者用皮帶固定自己的身軀,以免內臟受到劇烈的震動,也能減少這些症狀的發生。(資料來源:《十萬個為甚麼》)
(傳統文化小百科)韋編三絕
春秋時期,紙還沒有出現,書大多是用竹簡做成的。一部書要用到很多竹簡,人們用皮繩將竹簡按次序編連在一起,就叫「韋編」。
孔子晩年時,喜歡《周易》。《周易》是一部複雜深奧的書,為了透徹理解書中的內容,孔子每天都會反復翻看它。看的時間長了,連著竹簡的皮繩就被磨斷了。每次磨斷後,孔子都會及時地將書修補好,再繼續閱讀。這就是成語「韋編三絕」的由來。
有連山,有歸藏,
有周易,三易詳。
(資料來源:《三字經》)
(童真謎語)
一棵藤兒彎又彎,
上面滿是珍珠串。
有紫有綠真好看,
生的酸來熟的甜。
(猜一水果)
(謎底在本版找)
圖:曹長雄
(童真小啟) 「童真」版歡迎本澳小學各級同學投稿,隨稿請附上學生姓名、就讀學校、年級、住址、投稿日期及固網/手提電話號碼,以便日後通知相關領取稿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