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遊台灣,出入全程旅遊車,由於景點較分散,幾天均在台北,新北,宜蘭,敦義等地穿梭轉遊,對當地風貌並不深刻,只可窺探一鱗半爪。
可能景點不在商業區,除了在101大廈周圍,可看到一些高樓大廈,熱鬧繁華外,其他所到之處,均是是五,六層高,頂多是十層左右的公寓式樓房,鮮見低層平房或豪華別墅,摩天大樓更是鳳毛麟角,從外觀來看,建築比較陳舊,該是二十年以上的樓齡,街道也並不擁擠熙攘。
或是參觀地方較少,範圍太窄,孤陋寡聞吧,走馬看花,感覺台北總算是東南亞大都會,但其城市規模,宏偉,新穎和繁華,絕對比不上倫敦,紐約,與香港和澳門也大有距離,甚至連大灣區二線城市東莞,中山的嶄新,也有所不及,太老太舊太過時了。
台灣市面充斥的多是小商店,小食肆,豪華商場,大型購物中心較少,除了商業區是三,四線通衢,其他一般是雙向單線街道,狹窄短小。旅遊車在招牌飛揚的馬路穿插,有點舉步維艱,很感逼迫。尤幸交通暢順,極少塞車。可能是市內電單車特多,佔用空間較少,大有迂迴餘地。
不是自由行,沒有乘搭捷運,火車或公共巴士,也沒有串走橫街窄巷,很難瞭解地道風情。只覺市容比較混亂,尚算整潔。意外的從未見過乞丐和檢拾破爛的人,比起歐洲很多繁華都會,乞丐和垃圾隨處可見,是天壤之別。居民生活溫飽和諧,貧富並不懸殊。
市內遊客並不擠擁,除了食街,即使風景區,也鮮見人頭湧湧,可以從容打卡拍照,旅遊業不算興旺蓬勃。
大體觀感,台灣是不擅修飾的農家婦,不擅炫耀,不會炫富,安守本份,樸實無華,與世無爭,大多數人都是平平淡淡,老老實實過日子,政府也不會為追求商業旅遊的指標,想方設法,拚命摧谷,甚至不擇手段。
面對複雜的地緣政治,嚴竣的安全隱患,勵精圖治,韜光養晦,默默耕耘,營營役役,可能是爭取生存空間,自求多福的要素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