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關所屬高欄海關通過以「批次檢驗」模式出口危險品 惠及百卅六批次貨物助減企業成本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五月七日,拱北海關所屬高欄海關通過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模式,在企業申報當日快速檢驗放行珠海巨集昌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十九點二噸環氧樹脂固化劑。

 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改革是指在保持「批批檢驗」原則不變的基礎上,科學合理設定「檢驗批」周期,優化調整為「批次檢驗」模式,即同一檢驗批內,在企業首次申報出口時實施現場核對總和危險特性檢測鑒定,經檢驗合格的,後續批次可採取「審核單證+抽查驗證」的方式實施檢驗放行。

 二0二四年,海關總署擴大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改革試點。據統計,自二0二四年五月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改革試點落地以來,高欄海關監管服務試點企業共計一百三十六批次危險品快速通關,平均通關時長縮短百分之五十,為企業節約通關成本數十萬元。

 「我們生產的環氧樹脂固化劑等原料銷往全球十餘個國家和地區,上午申報,下午放行即可裝船運往海外。通過該模式大大緩解了倉儲壓力,倉儲周轉率提高了,運營成本降低了,對擴大出口也更有底氣了。」珠海巨集昌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肖小軍說。

 「珠海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出口危險品生產企業集中在高欄港區。出口危險品『批次檢驗』模式,疊加進出口危險品及其包裝檢驗『企業分類、風險分級、管理分層』改革舉措,出口等待放行時間縮短百分之六十,為轄區企業每年節約綜合運營成本逾百萬元。」高欄海關監管四科科長李朝釗介紹,下一步將動態調整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改革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