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最前線)研究指有新方法提早預防1型糖尿病 朱昊晨 徐謙
由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瑞典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聯合開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有望在1型糖尿病發病前實現早期檢測和預防。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腺內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該病通常逐漸發展,早期生物學變化難以捕捉。研究人員在實驗模型中發現,頻繁採集微量血液樣本並利用先進蛋白質組學方法進行分析,能夠在臨床症狀出現前發現體內異常變化。
實驗中,研究人員使小鼠感染可能誘發1型糖尿病的柯薩奇病毒。隨後兩周內,研究人員以幾天一次至每天一次的頻率採集小鼠血液樣本製成濾紙幹血斑,並結合先進的蛋白質組學方法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感染病毒後數種蛋白質迅速發生變化,但如果採樣頻率降低,這些變化將難以被捕捉到。
研究人員還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在感染病毒僅兩天後就能準確判斷小鼠是否被感染,並通過及時治療阻止小鼠發展為糖尿病。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成果為建立人類1型糖尿病的早期檢測和預防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據。研究人員希望這種低成本技術能使人們在家中開展日常監測,特別是幫助高風險人群更便捷地預測和跟蹤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