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淘沙)尋生之向,破困之局  吳海穎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隱匿於細微之處,等待著我們去發現。當湖面波光閃耀,那不是陽光簡單的反射,而是大自然灑下的璀璨鑽石;泳池中人體在水與空氣間若隱若現,那不是光線的折射遊戲,而是現實與虛幻的微妙交織。同樣,平凡日子裡的迷茫失意,受困時的彷徨無奈,並非是註定此生碌碌無為的枷鎖,反而是引領我們探索真我的珍貴鑰匙。人生恰似一場夢幻旅程,我們不應總是將目光聚焦於那些不如意,而應學會在苦澀中尋覓甘甜,書寫獨屬於自己的詩意篇章。

 生命的長度有限,如潺潺流水,一去不返。遊戲輸了尚可重新開始,人生卻沒有重播鍵,無法倒帶重演。人生有時就像一場戲劇,倘若我們只是如同固定演員般,機械地重複著既定的人生軌跡;又或者如同遊戲中固定的NPC,被動地等待著上級的指示,那麼這樣的日子該是何等枯燥乏味。當生命走向盡頭,歲月從指尖悄然流逝,回首往昔,若人生毫無意義,又何談煥發新生的可能?我們必須明白,法律和規則如同程式的設定框架,但真正能夠改變程式走向的,是我們自己。即便人生時光有限,我們也應在這有限的旅程中,努力找尋生命的獨特意義。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我們究竟為何而活?答案或許是打破平凡的枷鎖,釋放那不羈的靈魂,努力去尋找真正的自我,在人生的舞臺上找到能與自己靈魂共鳴的旋律。

 今年二月二十一日,備受眾人喜愛的歌手方大同不幸離世,直到二月二十八日這一消息才公之於眾。許多粉絲感慨萬千,或許不久前還在循環播放著他的歌曲,卻未曾想到那竟已是與他靈魂的永別。他的歌聲宛如天籟,久久縈繞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在音樂的世界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座標。音樂於他而言,是另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在那裡,他盡情地釋放著自我,傳遞著如靈動音符般熾熱而真摯的情感。

 人生的旅途,難免會遭遇困頓與失意。但這難道就意味著我們的人生之舟就此破損,無法再繼續前行嗎?當然不是。人生中的每一次苦難,都是一次自我錘煉的機會,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韌。同時,苦難也像是一個溫柔的提醒,讓我們在匆忙的腳步中停下來,去留意那些平日裡被忽視的小幸福。就像海倫‧凱勒,在她十九個月大時,因猩紅熱而不幸失明、失聰、失聲。然而,她卻憑藉著頑強的毅力和對生活的熱愛,創作出了經典之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成為了激勵無數人的傳奇。曾經的她,也對命運的不公充滿了憤懣。但在家人和老師不離不棄的關懷與幫助下,她漸漸學會將關注的焦點從自身的缺陷中轉移開來,去感受他人給予的關心與愛。在對自我的不斷認知與探索中,她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壯麗人生篇章,以心靈為橋樑,傳遞著那無形卻無比珍貴的自我價值。

 人生苦短,變化無常。命運有時如洶湧的洪水猛獸,來勢洶洶;有時又如靜止的船帆,停滯不前。與其在這變幻莫測中迷失方向、陷入迷茫,不如在洶湧的洪水中找尋一片寧靜之地,在平靜的水面聆聽翠鳥悅耳的鳴叫。讓我們在這有限的人生中,勇敢地追尋無限的意義,綻放生命的華彩。◇